特殊教育学院河南博物院手语志愿者支队端午节期间开展培训与实践

作者:崔珂莹 时间:2024-06-08 点击数:

端午节期间,特殊教育学院河南博物院手语志愿者支队端午节期间开展培训与实践,旨在提高手语服务水平,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文化体验。

首先,志愿者们前往河南博物院进行了深入的志愿者体验。在博物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们了解了博物院的历史背景、展品特色以及日常运维情况。通过亲身参与博物院的日常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对博物院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的手语讲解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志愿者们参加了展厅实地培训。博物院的专业讲解员对手语志愿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包括对博物院重点展品的详细解读、讲解技巧的传授以及应对特殊观众需求的策略。志愿者们认真学习,积极提问,力求在手语讲解中做到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

最后,手语讲解练习与实践成为了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志愿者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并同时跟随讲解进行手语传译,接着再分组进行手语讲解练习,模拟真实场景,互相观摩、点评,不断优化手语表达和讲解内容,提升讲解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周改丽老师还给予志愿者们宝贵的反馈意见。通过这种实时的手语传译实践,锻炼了志愿者们的手语技能、现场应变能力和讲解技巧。

志愿者有话说:

“通过参加河南博物院的志愿培训工作,我对佛像、青铜器等文物的历史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这也使我意识到,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手语水平,从而更好的帮助聋人理解并欣赏文物,感受文物的魅力和历史的深度,促进博物院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这种无障碍的交流方式,使得博物馆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我很期待以后能够真正的成为河南博物院志愿者的一员,为听障人士带来手语讲解,让他们能够沉浸式的参观。”

“今日也是我第二次来到河南博物馆,相比之前只是自己在博物馆里四处游览、拍照,这次有幸跟随着三名优秀的讲解志愿者们参观了石刻佛像、青铜器物、“出彩中原”三个展馆,在这次的培训体验活动中,也积极参与到手语翻译的实践中,用自己现有的手语词汇和技巧,进行博物馆解说手语翻译,与讲解志愿者同频,希望能为河南博物馆的无障碍服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聋人朋友们提供手语翻译无障碍服务,促进聋人朋友们感受中华文明历史的博大精深与中原文明的魅力。”

18383

此次培训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志愿者们的手语讲解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博物院方面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与特殊教育学院的合作,为更多的特殊群体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特殊群体能够享受到文化的魅力,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无障碍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学校地址: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18号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办公楼C座300
电子邮箱:zdtw2004@163.com